雷竞技

咨询热线:0571-7272404

首页 > 新闻动态

聊一个扎心的事实:为什么中国职业拳击和自由搏击都冷下来了?_2

发布时间: 2025-09-10

上周,我特意给自己放了一个小假,和朋友一起去了湖南,享受了几天的悠闲时光。在从张家界返回长沙的那一晚,尽管疲惫的身体让我早已困倦,但我还是毅然决然地熬夜看完了徐灿的IBO130磅国际头衔卫冕战。这场比赛对我来说意义重大。

徐灿,我与他相识于七年前,那时他还是一个不被大众认知的拳手,因为他尚未获得WBA羽量级世界金腰带。这七年间,徐灿经历了人生的高低起伏,犹如过山车般,从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到如今成熟稳重的拳击手。他成家立业,经过几番努力,终于实现了转型,逐渐走向了职业拳手的巅峰。尽管外界常常对他的斤两、技术风格以及世称的头衔提出批评,质疑声不断,但他从未放弃,始终在追寻自己的梦想,展现了极大的韧性与坚持。

在徐灿成功卫冕IBO国际头衔的那个夜晚,我在他的社交媒体上看到有人纷纷为他点赞,M23拳馆的老板和员工们也终于可以放下心中积压的重担,暂时忘却未来的不安与烦恼。这样的时刻,给予了他们短暂的慰藉与喜悦。

然而,令人遗憾的是,不知从何时起,国内职业拳击和自由搏击的热度骤然降低,几乎降至冰点。作为现如今国内知名度仅次于张志磊的拳手,徐灿此次比赛的关注度仅算一般,这让我不禁担忧起其他国内拳手的境遇。另外,曾经热度与中超、CBA相媲美的自由搏击,如今更显冷清。即使一龙和播求之间的三番战在刚刚公布的“仅有KO才能决出胜负”的限制性规则下,也没能吸引人的注意,圈内对这场比赛几乎没有人表现出期待。

展开全文

除了竞技赛事关注度的低迷,业内频频传出一些负面的消息,包括魏锐拳馆的倒闭传闻,以及某裁判背后对女性同行的PUA,甚至一些自称评论员的人士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苦大仇深的生活状态,提供着一些毫无营养的信息。这些现象令人感到沮丧。

那么,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国人对格斗类比赛的兴趣减退呢?我认为,根本原因还是经济形势的下行。正如一句古话所言,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。无论是体育还是娱乐,它们都属于精神层面的享受,只有当人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享受生活时,才会自然地选择参与这些活动。然而,经济压力越来越重,许多人不得不优先考虑生存问题,填饱肚子成为了头等大事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职业拳击、自由搏击和综合格斗作为竞技体育的一小分支,自然失去了关注度。

更何况,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,每年能够举办几场高规格拳击搏击比赛的机会屈指可数,绝大多数都是小规模的赛事,运动员知名度低,比赛的传播力度自然不足,难以引发广泛的关注和热烈的讨论。

虽然目前比赛热度不高,似乎这些运动的开展变得不再必要,但答案显然是否定的。职业拳击、自由搏击和MMA在国内依然会持续下去。至少现在还有M23、西安王者拳击以及推广人刘刚等业内顶尖人员的支持,自由搏击方面也有“四大搏击赛”不定期提供比赛。只是,何时能恢复往日的辉煌与热度,仍然是一个未知数。

cn, 赛的关注度, 人感到沮丧

确实可以肯定的是,随着张志磊和张伟丽逐渐淡出拳坛,拳击和搏击运动在国内的热度将会跌至一个历史低谷,因此,各大赛事组织应该更加注重新人选手的培养和包装。希望今后的竞技赛场上能看到更多新面孔的崭露头角,也希望国内的搏击热潮能够重新回归。今天就先写到这里,后续将不定期对圈内动向进行观察与评述。